首页 >> 创业>> 超20万个基站和340个商用城市:“新基建”下5G将如何发展

超20万个基站和340个商用城市:“新基建”下5G将如何发展

2022-09-29 07:09:55 作者:匿名 
【版权声明】本作品著作权归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所有,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据新华...

【版权声明】本作品著作权归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所有,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
据新华社报道,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“两新一重”建设,主要内容包括: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、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、拓展5G应用、建设充电桩、推广新能源汽车、激发新消费需求、助力产业升级。

作为政府重点扶持的5G产业,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怎样?腾讯科技从运营商和城市布局的角度,来探索5G的发展历程和成果。

中国移动更占频谱优势 5G用户超三千万

在第五代通信技术的浪潮里,各大运营商的竞争从获取频谱开始。“频谱”是指无线通信技术中电磁波的工作范围。频率越低,其穿透性越强,传输距离越远。

移动获取了最低频段2.6GHz,也就获得了比其他运营商更广的覆盖范围。虽然联通和中国电信获取的3.5GHz频段,在技术上优势稍弱,但是该频段是现阶段最主流的频段,国际上的通用程度最高,因此具有很大的规模和成本优势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广电在掌握了700MHz的基础上,又再次获得了4.9GHz的频段,这结合了广覆盖和容量大两大优势,有利于中国广电做普惠性的电视广播和进行网络平台的转型。

占据频谱优势的中国移动在5G用户数方面也是一家独大。4月,三大运营商2020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和运营数据出炉。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,中国移动5G用户数近3200万,中国电信5G用户数约为1700万,中国联通尚未单独公布5G用户数。

尽管5G用户在大幅增加,但比起数亿的4G用户存量,通信技术要实现用户端的迭代还需要一些时日,因此消费者手里的4G手机还不会马上淘汰。

由于5G频率更高,传输距离更短,所以需要的基站数量也会更多。在2019年初,中国的4G基站达到了372万个,如果要使5G信号达到同等覆盖范围,中国5G时代的基站在未来更是会达到550万个。在这一环节里,设备商都把基站的建设作为布局5G中上游实力的展现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5月17日表示,我国5G商用加快推进,目前已开通5G基站超过20万个。

2020年5G商用城市或达到340个 产业规模超千亿

2019年11月,三大运营商也分别公布了首批50个5G商用城市。首批城市涵盖各省的省会、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。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,2020年商用城市将超340个。

以工信部发布5G商用牌照的2019年6月为时间节点,各地纷纷出台三年期限的产业规划。比如北京市提出,到2022年,北京市运营商5G网络投资累计超过300亿元,实现首都功能核心区、城市副中心、重要功能区、重要场所的5G网络覆盖。浙江、四川、福建等省也纷纷出台了2022年的5G相关产业规模相关规划。

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曾在接受上证报的采访时表示,3年内基本上是我国5G网络建设完善的周期。3年内,各类5G应用将纷纷崛起,因此,这3年,5G产业将很大程度决定一个地方经济增长质量。

129元买30个G 5G套餐还不普惠

发展势头猛烈的5G,又是否足够接地气?2019年11月,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5G套餐,纵观所有套餐,最低配置都是129元购买30G,其中移动的价格还和速率挂钩。由于该定价在很多消费者看来仍然令人生畏,因此运营商们也提出了一些优惠措施。
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接受新京报的采访中也表示,我国5G套餐资费水平低于国际主流运营商。随着5G网络覆盖水平、网络承载能力的提升以及用户的发展壮大,网络建设运营成本将逐步摊薄,5G资费水平也会下降。

策划/腾讯科技 马炯慧

编辑/数可视 姜柳 罗雅涵

设计/数可视 蔡星宇 韦康宜

评论区
  • 来自江西省抚州市的网友:

    原来如此 谢谢

  • 来自黑龙江省密山市的网友:

    学到很多

  • 来自福建省龙岩市的网友:

    良心!感谢楼主!

  • 来自黑龙江省绥化市的网友:

    楼主真是说的仔细呀!

  • 来自黑龙江省富锦市的网友:

    很有意思的

  • 来自海南省儋州市的网友:

    哈哈,路过

  • 来自甘肃省临夏市的网友:

    八方点赞!

  • 来自山东省泰安市的网友:

    支持小编

图吧推荐
版权与免责声明:
①凡本网注明"来源:比特观察网综合"的所有作品,均由本网编辑搜集整理,并加入大量个人点评、观点、配图等内容,版权均属于深港在线,未经本网许可,禁止转载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③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广告
大家爱看
广告
    编辑推荐